
2025-07-12 20:27 点击次数:192
章武三年股票平台交易,刘备因急于为关羽和张飞复仇,未听取诸葛亮的劝告,发动了对吴国的征战。然而,这场军事行动以惨败告终。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后,刘备不幸去世,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动摇,局势愈加复杂。
刘备死讯传入魏国时,全国上下无不庆祝,庆祝这个敌人去世的消息。然而,魏国中有一位老臣,心情却截然不同,他默默地擦拭眼泪,神情中带着深深的伤感。那么,是什么让他如此伤心?刘备与他究竟有何渊源?
这位老臣就是黄权,一位在三国历史中并不显赫的小人物,但他的人生经历却极为特殊。黄权曾多次更换效忠的君主,这使得他常常被拿来与吕布、刘备作对比。黄权三度投降的经历,使得他在三国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展开剩余85%在刘备因复仇心切,与吴国交恶时,黄权早已在魏国投降,并开始为曹丕效力。当时,黄权并非独自投降,他身边还有南郡太守史郃与参军庞林一同归附魏国,而黄权的儿子黄崇则依旧留在刘备麾下,担任职务。黄权的投降并非心甘情愿,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,他更希望能够安稳度过余生,做一个平民百姓。即便如此,黄权投降时心中依然充满忐忑和不安。
黄权虽然听说魏国的曹操以知人善任著称,但他对曹操那种冷酷无情的性格却心存忌惮。更令他感到不安的是,曹操已去世,曹丕继位后展现出了和父亲一样的铁腕作风。曹丕刚一登基,就用弟弟“七步成诗”的故事警告他人,对兄弟的威胁不容小觑。
然而,黄权投降后的第一次接见,却让他感到意外与安心。曹丕不仅大摆宴席,还请他们逐一介绍自己。虽然黄权并不像关羽张飞那样英勇无敌,亦不曾有诸葛亮般的智慧,但曹丕并未冷落他,反而亲自安慰他说:“战争有胜有败,不能因为输掉一场就否定一个人的才能。”这些话让黄权深感宽慰,并意识到曹丕对他们并无敌意。宴席上,曹丕更是大方地给每位将领奖励,包括黄金、车马和妻妾等,而黄权则因投降有功而受到了最高的赏赐。
然而,曹丕很快转移话题,提出了一个令黄权心生恐惧的问题。他问黄权是否会效仿韩信那样,一旦投降魏国就封王加爵,功高震主。黄权心中一紧,但他没有惊慌失措,而是镇定自若地回应:“我投降实属无奈,原本被刘备看重,一心感激他,但由于吴军的封锁,我无法继续为刘备效力,只能投靠魏国。我知道自己并非韩信那等能人,只要能安稳地活下去,已是感激不尽,怎敢有更大的野心呢?”
曹丕听后,放下了心中的疑虑,知道黄权并非有野心之人,反而深感佩服。第二天,曹丕便任命黄权为镇南将军,并授予育阳侯的封号,且特意让黄权与他一同乘坐马车,这不仅是对黄权的礼遇,也在向其他人表明:即使黄权最终封王加爵,自己也不怕。他想借此表达出对投降将领的重视和信任。
然而,让黄权没有料到的是,曹丕并未完全放松警惕。不久后,黄权从一些其他投降蜀国的将领口中得知,刘备因心中痛恨黄权投降魏国,已下令杀害黄权的家人。黄权听后,表面淡定,实则心中明白,这是曹丕的离间计。他坚信刘备是仁爱之主,不会因一时之气伤害无辜。曹丕见此计未能奏效,假意表示会将黄权的家人接回来,却未再多言。
随后,黄权又从刘备旧部口中得知,刘备确实深感自己未能劝说黄权,却依然十分理解和宽容黄权的处境。刘备甚至直言,若是当初自己早些理解黄权的难处,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。黄权得知此事后,内心一阵宽慰,但依旧深感遗憾。
刘备死后,黄权深知自己再无机会劝说刘备了,内心充满了自责和痛惜。他既为刘备失去了忠诚的朋友感到悲伤,又为刘备因战争而英年早逝感到痛惜。每当想到这些,黄权都忍不住心头一阵酸楚。
曹丕虽然心知黄权忠诚,但依旧屡屡通过试探和怀疑来考验他。黄权深知这一切,不过是曹丕的试探,但他始终无动于衷。最终,曹丕对黄权的态度也逐渐转为宽容,开始对他予以更多的信任与重用。
即便如此,黄权始终铭记刘备对他的信任和照顾。尽管身处魏国,随时可能因曹丕的疑虑而面临生命危险,黄权依然心系刘备,内心深处那份不变的忠诚与感恩永远不会改变。
回想起黄权的仕途,他并非一开始就效忠刘备。最初,他是刘璋的主簿,当时刘璋在面对曹操压力时,误听了张松的建议,准备与曹操结盟。黄权看出刘璋的决定将给自己带来不利,心中已预感到将来的局势。最终,刘璋因对刘备的好感与感恩,将他接入蜀地。
随着蜀国局势的变化,黄权始终保持忠诚,并没有因主公更换而背弃曾经的承诺。最终,他跟随刘备征战四方,屡次换主,凭借忠诚与智慧得到各主公的青睐,尤其是刘备和曹丕的赏识。
而这些主公中,唯有刘备让黄权最为感怀。即使身在魏国,黄权心中始终保持着对刘备的深深怀念,泪水常常不由自主地流下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炒股配资软件平台有哪些 7月9日晶科转债下跌0.04%,转股溢价率81.86%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在线配资炒股_配资炒股开户_在线炒股配资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